【EC Portfolio News】星河动力CEO刘百奇博士与北航师生共话 商业航天梦想

2018-11-26

      2018年11月26日,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邀请,星河动力(北京)空间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刘百奇博士重返母校,围绕当下热门的创新、创业与商业航天话题,为宇航学院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张开创新的翅膀,向璀璨星河进发》的报告会。



      刘百奇博士首先向北航的学弟学妹们提出了要勇于创新的号召,他认为:创新是人类流淌在血液里的生存本能,通过创新人类认识再认识世界,改变再改变生活,拓展再拓展生活的边疆。所以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唯有创新不可辜负。

      之后,围绕商业航天领域创业的话题,刘百奇博士盘点了国外商业航天领域的创新发展,指出国外商业航天正在蓬勃发展,不仅仅有SpaceX、Blue Origin、Virgin Galactic等聚光灯下的明星巨头企业, 也有Rocket Lab、0II∞、Fire Fly等新生力量正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每个商业火箭公司都有技术上的创新。所以,对于商业运载火箭这样的高科技领域,既不能去简单复制别人的成功,更不能脱离技术创新只谈商业模式。技术创新才是商业运载火箭企业发展的原力!



      那么,中国商业航天的机遇在哪儿?刘百奇博士提出国家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微小卫星发射市场需求的增长、国内60年航天发展的人才溢出效应以及国外商业航天成功的示范作用等四方面因素共同促进了国内民营火箭公司应运而生。从2014年开始,翎客航天、蓝箭空间、零壹空间、星际荣耀、九州云箭、星河动力等民营火箭公司陆续成立,从翎客航天的微型火箭软着陆回收,到星际荣耀、零壹空间发射民营亚轨道火箭,再到蓝箭发射三级固体火箭(未入轨),从蓝箭、星际荣耀、九州云箭陆续点火液氧甲烷发动机的分系统,到星际荣耀、星河动力的大推力固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车圆满成功,民营航天人共同努力,不断实现一个又一个里程碑,推动着方兴未艾的中国民营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

      对于未来的发展,刘百奇博士提出了三点个人认识:

    (1)重复使用液体运载火箭是商业航天未来发展的方向,但目前全世界尚无成功飞行的大推力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SpaceX和Blue Origin已经研制了近5年,尚未进入飞行验证阶段,可见其面临着研制周期长、技术难度大等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因此,建议国内民企综合考虑国内技术基础、研制周期、投资强度等多方面约束选择适合自己的技术路线。

    (2)固体运载火箭是民企快速形成造血能力的现实可行之路。固体火箭技术相对成熟、投入小、见效快,具备一定运载能力的固体火箭具有明显的商业价值。航天科技集团在拥有长征系列液体火箭的情况下,仍然布局了CZ-11和捷龙固体火箭。航天科工火箭公司,更是把固体火箭作为核心产品。民企在体制机制上更灵活高效,如果做好技术创新,控制好产品可靠性和成本,是具有市场竞争力的。

    (3)火箭发动机是民营火箭公司绕不过去的门槛。不只是国企不出售大推力火箭发动机,即使出售也没有特别合适的产品满足民企的需求。如果国企为民企专门研制发动机,按传统型号研制流程和经费预算,其周期和代价也是民企难以承受的。因此,能否在短时间、少经费条件下自主研制出好用的火箭发动机,是衡量一个民营火箭公司竞争力的核心指标。



      最后,刘百奇博士汇报了星河动力公司从固体火箭到液体火箭、从小型火箭到中型火箭、从一次性火箭到重复使用火箭的发展思路和计划,其中液体重复使用运载火箭选择了技术成熟度更高、研发周期和经费可控的液氧煤油路线,整个计划远近结合、高低搭配,即有仰望星空,也有脚踏实地。与会师生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研究方向提出了关心的问题,刘百奇博士结合自己的科研和工作经历,耐心为大家一一解答。重返母校,作为北航曾经的青年教师,刘百奇博士对北航的讲台熟悉依旧,会场交流活跃、气氛热烈。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