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勇:移动电商一定有大机会

2015-01-16

张志勇希望所投的行业能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工具。他说:“用这个工具能够和传统产业或者实体经济进行结合,产生两类价值的我们都愿意投:一类是能够提升商业效率;另一类是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或者对商业模式有所解构和重构。”

初见张志勇,是在中国青年天使投资的论坛上。圆桌讨论结束后,他刚一走下台,年轻的创业者们就一哄而上,将他团团围住,索要联系方式。

作为北京五岳天下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创始合伙人,张志勇现管理着人民币基金规模5亿元、美元基金规模2亿美元。其基金专注于移动互联网早期投资,投资阶段以天使、Pre-A和A轮为主。

“其实早期投资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更大程度上是艺术性,是个人的经验。”从事天使投资近十年,张志勇将其投资经验概括为“直感”二字。

直感:创业的初心

早期投资,重在创业团队,而非项目。这一点在天使投资圈几乎形成了共识。因为创业初期,商业模式尚处于探索实验中,方向多变,唯有“骆驼”般能坚持的创业者才有可能取得成功。

在张志勇看来,创业从来不是一个快乐的过程。创业者需要不断承受挑战,承受挫折,承受心理压力,承受孤独。能够经受得住这一切的,必须是基于内心真正的理想、使命、激情和野心来创业的人。

“如果要将你的余生投入创业,你期望得到什么?”探寻创业者的初心,是张志勇投项目的必要准备。他跟笔者分享了几个看人的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社区001的创始人邵元元。

对于邵元元放弃搜房网几百万的高薪,放弃安逸的生活,选择到社区电商这样一个苦脏累的领域去打拼,张志勇起初难以置信,怀疑他是否真的有创业的决心。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张志勇来到了邵元元的办公室。张志勇发现,作为一个老板,邵元元办公室的家具是四手的,沙发是用黑胶带贴起来的,桌子也是从二手市场淘的。

张志勇说:“我觉得他是把钱用在刀刃上,懂得现金流的珍贵,懂得创业的艰苦,而不是奢华地享受。”

邵元元还怀着一种把创业过程当作行为艺术的执念,他和他的创业伙伴们约定:“创业的第一年不允许开车上班,只能挤地铁或坐公交。”

“在地铁里,邵元元团队的合伙人遇到了之前被自己开除的同事,这个合伙人把脸捂着,害怕别人说以前的老板混成了现在的鸟样。但是后来他想明白了,创业是做给自己,何必在意别人的眼光。”张志勇评价说,“这是打动我的地方。他能够坦然地面对以前的同事,坦然地去坐地铁,把心态归零。他们已经做好了艰苦奋斗的准备。”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盒子支付的创始人韩森。

“盒子支付的韩森见过北京那么多牛逼的大佬,人家问他三个问题,你们家有背景么?他说,我们家是农民。你有钱么?他说,我自己个人创业积累了几百万。你从事过金融么?他说,没有。那你做移动支付,怎么可能,这是高大上的,你做不了。可是他跟我聊了半小时,我觉得他特别阳光,特别有激情。他认为他的创业是他一辈子,不做这件事,死了都会后悔。一个创业者,他都能够这样了,我有什么不行的。我说兄弟我支持你,越是别人说这件事你不能做成的时候,我们越要把这件事做成,我们用事实去打别

人的耳光。”张志勇说起当年拍板的情节,语气中有一种豪爽。

当然,盒子支付也没有让张志勇失望,三年时间就做到了收单交易额一千亿。


第三个故事,是关于逸香网的创始人文含。

文含在法国留学、游历了8年,把法国南岸北岸的老酒区生产的每一种酒都亲自品尝了一遍,了解每一种土壤、每一种气候。他拿一瓶酒开始喝,马上就能告诉你什么名字,是哪个酒庄的。

张志勇对此尤为佩服,“所以我跟你说创业要源自于内心的兴趣、自驱力和坚持。”

方向:移动电商一定有大机会

从逸香网到万表网,从社区001到九樱天下……张志勇在电商领域已撒下大网。

对于电商未来的发展趋势,张志勇分析,将从信息泛滥发展到个性化的精准推送;将从强调价格发展到强调服务和体验;此外,城市电商也将向农村电商下沉。

张志勇判断,移动电商未来一定有大机会。因为智能设备的快速增长、用户年轻化、基础设施和网络的覆盖,都已经为移动电商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天猫“双十一”有40%以上的交易来自移动端,更反映出电商的移动化已经是大势所趋。


他认为,在生活服务类电商、生鲜电商、社区O2O等领域,只要做到好服务、好体验、够便利,创业者都有很大的机会。

自称是一个未来主义者、趋势主义者,张志勇特别钟爱技术驱动型的创业。他表示,“中国这么多年基本上还停留在市场驱动、需求驱动,未来在移动互联网的基础上,包括智能硬件、大数据、云服务等领域,都会出来一些更优秀的企业。很好的技术壁垒,加上中国非常庞大的消费市场,会让这些企业获得成功。”

出于对商业创新的敏感,张志勇对人工智能、互联网金融、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知识分享等新型产品与新兴模式有着莫大的兴趣。面对服务和消费升级的趋势,张志勇对酒、表、在线消费艺术品等轻奢侈领域,以及具有专属私人性质的服务也多有涉猎。

张志勇希望所投的行业能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工具。他说:“用这个工具能够和传统产业或者实体经济进行结合,产生两类价值的我们都愿意投:一类能够提升商业效率;另一类是对整个产业链的结构或者对商业模式有所解构和重构。”

共鸣:是比谈恋爱还棒的感觉

采访间隙,一位年轻的创业者前来拜访,那个“90后”男孩称呼40岁的张志勇为“勇哥”。

和创业者打交道,是投资人“勇哥”觉得挺有意思的一件事。听创业者讲述内心的想法,张志勇有时候会不由自主地被他们的世界所感染,甚至产生共鸣和共振,他这样描绘那种感受:那是一种特别美妙的感觉,比谈恋爱还棒。

偶尔,勇哥也会加入年轻的创业者,和他们一块玩“真心话大冒险”,尽管会遇到一些颠覆三观的问题,但他认为“那是一种自然的表现,人和人之间不设防、不装、平等、信任”。


在张志勇的眼里,“80后”、“90后”是藐视权威的一代,假如用老派VC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的方法去应对,显然年轻人不会买账。而只有理解、尊重他们,用年轻人理解的方式去交流,才会获得他们的认可。

张志勇说:“不断地跟创业者沟通交流和学习,让我自己的心态变得非常年轻。他们有层出不穷的创意、点子,会激发我的想象力,让我每天都活在一种非常年轻、兴奋的氛围里面。”

“投资,也能带来一种满足感。尤其是当你帮到一个认可的年轻人,通过给他投资,给他你的经验,给他资源上的帮助,能够让他成长、成功。”张志勇坦言,“这个过程的成就和满足感,比赚到钱的愉悦还要大。帮助创业者获得成功,也让投资人自己觉得挺伟大的,超出了投资的范畴。我们也需要这种虚荣。”

情怀:达则兼济天下

张志勇的办公室,位于高楼林立的东直门商圈旁边的一个小院子里。闹中取静,颇有大隐隐

于市的味道。而他的理想,也带着一种传统中国士大夫悬壶济世的情结。

聊到未来的计划,张志勇抬头思考了一下,说:“我将来可能会发起一只社会公益创业基金,满足双重功能,一是社会公益需要,二是商业需要。但商业盈利的目的不是赚钱,而是让这个模式运转起来以后,产生的现金流能够带动更多可持续的发展。”


他举了一个简单的例子:“盲人的感觉非常敏锐,盲打能力非常强,假如我投一个盲人的企业,让他们形成一种速记的服务,会比明眼人更好。我完全可以投资给他们,让他们能够自力更生。可能这种的商业利润不像某些领域那么大,但是它依然能赚钱。这样,这些盲人群体不需要接受别人的资助,能够活得更有尊严。当他通过自食其力,能够养活自己,能够创造财富,而且能够帮助别人的时候,就会有满足感。这一方面需要有资金注入,帮助他把这个商业模式运营起来。另一方面也需要有商业经营才能的人,能够给他一些指导。”

这个社会公益创业基金计划在五年后开始运作。“这是我可能会做的最后一件事。”张志勇说。


声明:此篇文章来自于《中国资本》梁园园记者对张志勇先生做的专访。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